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语文新课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6 16:13:20

语文新课标

语文新课标篇(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必须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可能有同感:每当一节课或一个学期结束后,有的教师像卸掉包袱似的说:“我总算完成了这节课(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说的教学任务即是指在这节课里把文章教完了,在这学期里把三十几篇课文教完了。这是对“课程”一种片面的、肤浅的认识,以为“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就是系统的知识,由此形成了以“知识”和“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观。“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任务观提供了依据。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面旗做引导,就可以使我们走出语文教学观的误区,着眼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培养。

一、不应仅限于完成任务,更应重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只教课本,是教教材的表现,是对教材的一种弱化与窄化,这怎能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课本是课程的载体之一,也是实施课程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演出一幕幕异彩纷呈的剧目。新的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最大利用。

况且语文课本中也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教”,比如说综合性学习,你怎么教?没有师生努力互动,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就根本谈不上“综合性学习”。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了课本之外的社会实践,没有了大量的阅读实践,没有了大量的语言实践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

因此,语文学习既要重视课堂上的心灵体验、情感体验,也要走出课堂,走出狭隘的校园,到社会中去,到现实生活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去运用。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要求课程的建构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要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转化。要求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语文学习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既要关注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标牌广告等,也要关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学生日常生活等。同时要有意识地促进语文生活实践活动与学生心灵产生强烈碰撞,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不应为完成“教”的教学而教,更应注重师生的交互性

教师备课一般说来都是很详细的,且不说教学环节,就连每一步的教学时间,学生可能的回答都在教案中反映出来。因为教师认为,一堂课,教学程序按此操作下来,就是一节完美的课。也就是说教学是按“教”的方案进行的。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怎样,那就不得而知了。实际上,“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学”全是按照你的“教”去进行的,那么试问一下,学生的“学”是真正的“学”吗?学生的主动性怎样发挥?这样的“学”使学生怎样“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学生之间的互动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切磋的方式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手段。首先,在这一互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畅说欲言”的机会;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使他们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语文新课标篇(2)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贯穿于课程目标设定、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

二、定位新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了语文教育的任务:“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语文这一学科性质定位也有了变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而《语文课程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因此,学习语文。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语感的培养,还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把技能转变为素养。这个定位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

课程新

高中语文新课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学习体系。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并以以下五方面为突破口获得发展。

1 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育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 思考与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 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增强文化意识,重视文化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 发现与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索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还要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全套教科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系列。必修课程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按五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编为一册,共5册;选修课程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编写,共15个模块。

四、内涵新

1 关注创新精神。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2 注重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 明析语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语文的内涵更加明晰。

4 倡导个性发展。新课标注重语文应用以及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独立阅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陶行知主张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高中语文课程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便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5 提倡评价多元。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对话”和“问答”、“夸奖”和“鼓励”、“自主”和“交流”作为评价课堂学习的标准。此外,评价不光看分数,等级、技能和素养也将融入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发展其特长。

6 体现综合性。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主要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综合。其次是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过程和方法的综合。

语文新课标篇(3)

语文味的提出,是我们对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进行历时性的思考与共时性的思考。

首先,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1959年和1961年《文汇报》发起了两场语文教学方面的大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提出“反对把初中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1987年以后至20世纪末,语文界又呼吁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或人文因素。于是,“真正的语文课”的“谜底”因为前人的大量研究而“呼之欲出”了。正是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开始了语文味的思考,提出了从语文课本到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研究。

其次,是对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造的必然。语文课“串味”非常常见。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或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课堂。要改造当今的语文教育,就必须纯化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有鉴如此,借新课改的契机,语文教学应使“语文味”回归。

第三,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中“滋味”范畴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含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

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初中语文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与执教者和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初中语文课教得有“语文味”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用如下的文字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

在指导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几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体地说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风筝》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由于学生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文中词汇文白相间,有的词语,有的语句表达与今天极大不同,疑难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历史知识的忽视,所以在课文学习中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对情节冲突中误解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自主探究文章的“味”道。

2.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上网观看纪录片,阅读作者传记体味其成长经历,把握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和其家庭的变故,在各种变化发展中体会文“味”,把握主旨,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课学习的意趣之所在。

3.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验拓展”的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的体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发展。李白为什么能“斗酒诗百篇”,贾岛为什么有“推敲月下门”的故事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不外乎是使他们体会到语言锤炼的重要,体味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就是“语文味”的淋漓尽致的显现。因此,笔者在此要大声地呼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教育文摘周报.2003年7月16日.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新课标篇(4)

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今后,我们面对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开发性的教学环境。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学习教育心理的有关知识,准确把握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语文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审美情趣等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的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更新传统的教学过程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只注重讲授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被动的机械模仿,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付出的经历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师所讲,学生头脑中复制的是教师的思想和语言。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和理解语文知识,也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就会是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本身所特有的启发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就会荡然无存。这样也就忽略了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其人文性。语文学科实际是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营造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正确引导,善于激发,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不用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语文新课标篇(5)

剑男:谢谢王老师的慷慨应允。谈起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人们都喜欢将它和之前的实验版比较,较之于实验版,王老师觉得修订版有什么新的变化?

王尚文:较之于实验版,我觉得修订版有四个方面值得赞赏,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剑男:那我就先听值得赞赏的吧。

王尚文:好的。从表面上看,修订版改动的幅度看来不是太大,但仍有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众所周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只有基于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否则,无异于空谈。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为本。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只是强调所谓一般的抽象的“学生”,“以人为本”往往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忽悠。修订版比较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贯穿课标始终,值得赞赏。例如,关于阅读,它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关于写作,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关于评价,特别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等等。当前,由于“应试”的绳索愈拉愈紧,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肆虐,“素质”的空间愈缩愈小,在非人性化的歧路上愈走愈远,雷人雷语雷事也愈来愈多。如果联系当前苦苦挣扎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浊流中学生的现实处境,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弥足珍贵。此为可赞赏者一也。我只是担心,由于过分“奢侈”而学生无福消受。

剑男: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确实是新课标亮点,它能给我们多大空间也确实值得担忧,王老师的远见让人钦佩,但我觉得它还是值得期待的。同样,我也期待王老师的可赞者二。

王尚文:当然,它是值得期待的。可赞者二则在修订版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可看“前言”第一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宗明义,一段之中三致意。紧接着第二段开头又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再次分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往常我们一般总是将“理解”和“运用”并列,这当然没错;但是我认为,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追根溯源,原来“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是由更早的相关文件中“理解语言(汉语)和运用语言(汉语)”综合而来的,似乎“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并列的任务,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理解语言(汉语)对应于阅读教学,运用语言(汉语)对应于写作教学。其实“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

剑男:让语文回归语文本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新课标在这方面真的是用心良苦。我觉得,新课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上也有新颖之处。

王尚文:是的。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修订版返璞归真,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法满天飞舞的现实环境里,这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能使广大一线教师循此不二法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真正打下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们民间历来称“上学”为“读书”,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下一代要和人类先进文明接轨,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学富五车”“胸无点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势必使语文课程空心化、无效化,后果不堪设想。修订版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是我认为可赞赏的第三个方面。

剑男:呵呵,很高兴在这点上与王老师认识一致,语文不强调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时代,引导学生多读书我觉得确实十分必要。

语文新课标篇(6)

新的时代,教育事业有了跨越性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带领孩子们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新时代的语文。以前的教师就是:孩子们听老师讲述,往脑袋里死记。没有孩子们的思考和自主性,只有老师的“独角戏”。现在的新课标指出:“小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应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这些新的理念彻底掀翻了老的教育方式,给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新课标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觉得完成这一使命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我们公同的努力。首先我觉得该从孩子们的身上下手,要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即课标指出的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这种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孩子们能积极的提问,要想让孩子能积极提问,我想要给孩子们:民主、平等、轻松的课堂环境,这样,孩子们与老师的距离近,不把提问作为教师的任务,也就能处在轻松的心境中思维活跃,燃起求知的欲望。因此,这第一点就是给孩子们一个情境,轻松活泼,让孩子们感觉自己就是这个课堂的主人,以较强的参与意识,自主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其次,我觉得还是该从我们的孩子们下手,接着第一点的提问解决问题。以前,孩子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却还是雷同,没有创新,但是可能一下就可以达到老师的要求。这些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完成了上面的第一步“学生的提问”,我觉得还是该孩子们自己来解决答案,解决答案的过程就是我们的第二点。“把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把孩子引入到问题解决中去”就这个!每天我们都从新课标里呼吁:孩子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语文学习的发展主人,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那么,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后,再来自己解决问题,他会感觉很亲切,也会很乐于探究、合作,从而学到了要学习的知识点,得到了所要获得的能力,完成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了自己的信心的同时,做回了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学习语文的主人。

第三,还是孩子们!因为吧,每一个孩子有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思维方式、问题切入……就是他们存在的个体差异,从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中引导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彰显孩子们的个性。孩子们需要合作、探讨,带着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到小组里去,不干涉他们的不同,只是引导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教师就因势利导,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他们的不同观点出发,充分的辩论、分解知识点,得出结论。这样,他们会发现,每个人除了彰显了自己的个性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的同时,还明白: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学者也有不会的,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人与人是平等的,再成绩不好的人也有他懂得的知识点,而你有可能不知道,所以不能轻视同学们,要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这一点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他们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彰显个性的同时给孩子们以充分的肯定,肯定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找到自己就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第四点,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但是40分钟的课堂并不能解决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要在课后的拓展学习中继续解决没解决完的问题,解决完要解决的问题以后,也要适当的再提出问题,加深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一问的追根究底,而是在拓展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在再一次提问中巩固知识点。我觉得这一点还是要靠孩子们的发现、发掘,他喜欢他才会继续做;他有疑问,他才会继续。所以孩子们是主人,有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地方就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课堂。

还有一点算是补充:在课堂中,老师是不能缺少的,我们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也是创设情境的导演,还是帮助孩子们的后勤人员,是妈妈,是路人,是老师,是朋友,是陌生人……然而,我们的不确定性可以帮助孩子们很多很多,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我们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努力,以达到我们的就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孩子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喜欢语文,自主学习语文,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迫切的自信的表现自己学习语文的个性特点,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标篇(7)

当前低学段的学生与几年前的学生相比多有不同,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学生基础水平差距大,兼顾不同学生难度高。目前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很多幼儿园,特别是城市的幼儿园大都设有识字类的课程。但由于不同幼儿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各幼儿园的教学水平也有差距,所以致使新入学的学生,即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基础差距也非常大。根据我们对某个班的随机调查,有70%-80%的孩子在幼儿园学过识字,但也有少部分孩子确实没有学过。老师们普遍反映,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距较大,所以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管理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就发现,当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个学生几乎没有听课,一直在动来动去。当询问他为什么不听课时,他说那些字他全部认识。这就产生了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生字量大任务重,教学低效水平低。现在有一些社会和语文教育人士对语文教学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现行语文教材识字量小、识字速度慢。比如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就认为,识字也可以从一年级开始,但至少要让学生“都能在一年之内认识2 000字”才比较理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学段两年时间学生的识字量才不过1600个,还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一半。即便如此,许多老师还是认为每篇课文后有十几个生字,识字量太大,教学任务过重。社会上关于“识字量小、识字速度慢”的批评是实情,老师们“生字量大、教学任务重”的感觉亦不矫情。一方面是识字效率太低的批评,一方面是识字任务太重的抱怨,我们不禁要问,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三)儿童语言发展明显超前,语言教学相对滞后。经常和孩子接触的人会有这样一个明显的感觉,现在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尤其表现在语言发展方面(主要是口头语言),刚刚入学的孩子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们不但拥有令人惊讶的丰富的词汇量,而且能根据语用情境的需要,用完整复杂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其中的原因除了绝大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外,电视等现代媒体的普及以及家长有意识的教育是重要的相关因素。尽管老师们也注意到了孩子语言发展水平提速和超前的现象,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现象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使得现在的教学活动实际上相对滞后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这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语文教学中如何善用和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

(四)母语文化受到削弱,学生汉语能力下降。近年来,社会上轻视汉语的意识在逐渐增长,很多家长似乎觉得母语学不学好无所谓,外语一定要学好,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外语教育的不断升温,不仅削弱了语文教育,使儿童错失了学习母语的大好时机,而且造成了汉语能力的下降。中小学生使用的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局限在网络用语,且很不规范,这已影响到学生思维的丰富性、缜密性。教育部、国家语委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认为,由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母语文化受到削弱。特别是由于“广泛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人们普遍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致使汉字书写教学逐渐边缘化,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母语运用能力水平下降退化的困境倒逼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小学低学段应该让学生打下什么样的汉语基础?

上述这四方面学生明显且重要的特点,对低学段语文教学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但就目前低学段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来看,并没有针对这种明显且重要的变化做出积极的、适当的反应,语文教学依然在固有的轨道上惯性运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没有把“识字与写字”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常是课文内容讲得多,意义讲得多,常识讲得多,但识字与写字讲得少,学生写字的时间少,而且识字与写字教学活动简单化。

二、“识字与写字”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与实验稿的比对发现,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识字与写字”任务的标准和要求,在教学建议及其它有关部分中对“识字与写字”补充增加了相当重要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了“识字与写字”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明确了“识字与写字”在教学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第一,强化了“识字与写字”的基础性地位。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实验稿相比,除了继续强调识字与写字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外,还特别增加了“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把识字与写字任务扩展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这种表述方式是针对当前低学段语文教学存在的常常偏离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的问题向教师们发出的强烈信息,既然识字与写字都已经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那么在低学段就更应该毫不犹豫地坚持以识字与写字为教学重点不动摇。

第二,明确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综合性要求。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几个方面特别增加和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要求。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定义。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的理念。在教学建议中又再次强调“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的意见,而且还增加了“沟通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除此以外,还在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部分,增加了“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建议。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落实好读与写、说与写之间的综合与整合,发挥和利用儿童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超前的优势。

第三,提出了“写好汉字”的审美性标准。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汉字书写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写好汉字”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按照规范要求认真书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和“提高书写质量”等重要内容,还在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部分再次强调要“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这增加的内容使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更加全面完整,也是针对“汉字书写能力退化”这一现象有力的纠正。

第四,突出了“增强练字意识”的实践性内容。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以下几处增加了“练字”的内容和要求,在具体建议中提出“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的观点,明确要求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而且将书写的要求延伸到写作教学,建议“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我们认为,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练字的强调,是对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淡化基本训练问题的强力矫正。

三、低学段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根据低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总结和形成了对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识字与写字是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重心。所谓重点,就是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要以“识字与写字”为主要教学任务和基本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汉字的识写问题。所谓重心,就是低学段语文教学要围绕“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重点展开,“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任务在兼顾的同时,要为“识字与写字”教学服务。为此我们确立并实施了“把握随文认读、集中重点强化、力求识用结合、沟通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

把握随文认读 从低学段与中高学段语文教学的比较来看,低学段应该少讲(内容)多读(课文)。少讲(内容)就是对课文的内容意义或常识性的东西不过多地讲解说明,学生只要略知大意初步理解即可。多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多读、熟读,有的课文甚至需要背诵下来,让学生在读中再认、巩固和强化所呈现的生字,并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感受和理解生字的意思与语用习惯,同时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在此“随文认读”与于人们通常所说“分散识字”是有区别的,主要强调认(识)字和读(准)音。它分为生字的定位,识读与再认三个阶段,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短时记忆。比如,在上课时老师先不示范和领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并通过自己查拼音解决。在完成上述生字定位和识读两个阶段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再重新读课文,这时的“读”要求是正确流利。正确就是学生能把课文中的生字再认出来,即能正确识别且把音读准;流利就是对生字更加熟悉,能立即辨认出来,语言流畅,不犹豫迟滞。

集中重点强化 现在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以白话文为主,以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为例,每篇课文的字数在150-450个字之间,生字数约7-14个左右。尽管汉字的学习仍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但生字以这样分散的情形出现,确实不利于学生的长时记忆,因此集中重点强化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集中识记是在学生在阅读课文初识生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可以是生字的集中呈现和集中讲解,也可以是生字的集中归类。集中的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通过不间断的各种方式的练习和训练,引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义,减少遗忘,把短

时记忆尽快变成长时记忆。重点识记是对每个生字的学习和时间分配上要有所侧重,不搞平均主义,要特别关注学生容易遗忘和混淆的字,或特别有价值的字。强化识记就是“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练习、复习和巩固训练。

力求识用结合 “用”是“识”的目的,同时“用”也是“识”的手段,“用”是沟通语文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们坚持以“用”为核心和突破,将学生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发挥和利用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主要是口头语言)提速和超前的特点和优势,并把它作为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的资源,教学中创造性地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但学生必然是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来逐渐熟练和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为此我们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把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或创设更多的运用和使用文字的机会主动识字,甚至有“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的强烈意识。

沟通听说读写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分类为“听说读写”四大基本任务,有些语文教材也在其中单独设置了“口语交际”和“习作”之类的内容,但这四项任务的教学并不能也不应该截然分开,整合在一起效果反倒会更好。所以低学段语文教学尽管是以识字与写字为主,但在教学中却并不能孤立地识写汉字,必须坚持贯彻“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原则,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指导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说一句话或编个故事,尽可能多地使用上面列出的“我会写”的字和“我会认”的字,说话时使用的生字越多越好,随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让学生在写话中进行有意义的写字训练。

这种教学设计把识字、写字和写话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不仅紧密服务围绕于教学目标,更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深度和品质。开始前,老师觉得这个活动难度较高,担心学生做不来。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挑战性活动非常喜欢,多数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的“愤”和“悱”状态。在老师的示范、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说的话、编的故事越来越有创意,表达也更加生动丰富。这个活动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不同水平的语言实践,使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它既是有意识的生字识写练习,也是真实的口语交际,还是自然的写话练习和发散思维训练。

语文新课标篇(8)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核心场所。它是新课程的一个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教学行为,了解教学动态,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课堂教学研究专家余映潮先生这样表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是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是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结构形态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当然,它也是与我们熟悉的比较传统的教学有着血肉联系的课堂。

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语文阅读课——从事先规定细节的僵化设计走向了多元开放、灵活动态的弹性预设,从教师霸权的“一言堂”走向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从偏重认知能力走向了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精彩,带来了生机。

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我认为,教师是实现新课程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让新课程只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我们除了学习新理念,更应该以自身的探索意识和实践智慧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不断建设、成熟起来,让自己的课堂既有形式,又有精神。

在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试从三方面谈谈新课标下语文阅读课的新型教学行为。

一、追求弹性预设,共享生成美。

反思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教学设计,追求教师的权威性,教参的标准化,过程的规定性、细节化,即无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面,简单、封闭而主观。这种状态,由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的扭曲而愈演愈烈,导致呆板僵化,并由此衍生出烦琐、被动、了无生机的课堂,这样强行灌输的刚性设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符合时代的需要,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亟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归,以相机诱导为手段的优化的设计。而且,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立体多边的群体活动,极富创造机制。基于此,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预设,预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展现课堂生命的自由,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然,“预设”的“弹性”并不意味着课堂可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必须胸中有书,心中有人,手中有法,灵活机智地调控课堂。一位优秀教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没有迫使学生顺着“常规”设计一小步一小步解析课文,而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复述情节的基础上作课堂交流:我来做做评论家——评其中的一个人物,说出你的好恶及其理由。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发现,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各展所长,群体参与。(这样探讨也可以涵盖课文的全部)。在交流时,有一位学生认为:文中的那两个骗子很聪明,因为他们善于利用皇帝和大臣们的心理弱点来赚取很多的钱财。那位教师没有作出像很多公开课上常说的“你说得真不错”“你的观点很有新意”这类评析,他没有认同,因为学生的理解已经明显地发生了错误,他马上进行了引导式地提问:“那个骗子真的很聪明吗?”并且有意识地把“聪明”二字读了重音,有学生马上体会到了这叫“狡猾”。这个处理,及时扭转了学生价值观上的误区,把混沌中的学生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无疑是一场极为深刻的变革。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应当对教材有独特的处理和整合,在尊重学生质疑、求疑的基础上,设计灵活的板块,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尔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请看吉水中学颜峻老师在执教《斑羚飞渡》时一个环节的设计:

老师让学生质疑前出示了质疑的方法:A我们有分歧,组内意见不统一,请你帮我们裁决。B、我们有困惑,组内无法解决的疑惑,请你帮助我们。C、考考大家吧,组内意见一致,认为问题很有价值,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这种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这一设计的成功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到:

生:为什么说彩虹前面是美丽的,后面都是死亡架起来的?

生:为什么让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它是怎样消失的?

生3:()是什么让镰刀头羊想到这种方法的?

()在面对斑羚飞渡时,猎人们为什么目瞪口呆,作者为什么说“更没有想到”?

生4:这群斑羚不能全活下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它们活下来,少一点牺牲?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思维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小组探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充分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真正达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弹性。

二、倡导师生互动,共享和谐美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学的过程和结果。三千年前的孔孟儒家文化,留下了“师道尊严”这一鲜明的烙印,长期以来,师生之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沟通,而变得呆板严肃:教师的权威至高无上,学生被动接受。今天,我们越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应该是平等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带来教学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互动”意味着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建构,真诚对话,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教学境界和精神氛围。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个性得以张扬,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促使教学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师生互动”、“对话交流”,新课标主要表达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第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说的既是理念,又是对教师讲析行为的限制。)第三,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平等始终是一种介入对话的姿态。当教师作为平等对话者,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和感召是巨大的,具体来说:

、教师先要用心去浸润文本。

教师首先是文本的读者,是阅读的主体,要反复不断地触摸文本,深度参与,去思考、质疑、查阅、创造,而决不停留在抄写教参、教案集上已设计好的内容,做“传声筒”。如读了《散步》,“我”的尊老爱幼会令人深深感动,“我”的行为又促使我们每个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现代人反思;读了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直跌宕在内心深处的是:我们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温情脉脉的细节,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我们自身的行为去爱身边需要关爱的弱小者,不幸者。教师要用自己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形成一个独特的教学视野,以独到的阅读见解带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好地预测学生阅读的立体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易于互动的进行。

、师生平等介入与文本的对话。

师生平等对话,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反思的结果,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平等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你问我答,它更意味着师生共同参与、倾听、表达、探讨、沟通、评价、欣赏,强调的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围绕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理性的碰撞,共同分享对话的收获。

据调查,目前学生在课堂里用于读课文的时间平均一节课只有5、6分钟,学生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去感悟,教师就要让他们交流感想,评价好恶,甚至让他们去表演,去创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最终还是常常被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反反复复的追问,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所阻隔,这种“新课堂”仍然未能摆脱教师“垄断”的地位。

要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并着力构建对话过程,如设计有价值的平等对话的话题:“谁愿意和老师合作读课文?”“哪句话让你心动?”“假如此刻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办?”“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大家吗?”

教师要学会倾听,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内涵,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不吝惜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如“你感悟得很深,说得多好!”“你的语言很有文学色彩”。,“听你朗读是一种享受”,真诚的投入是教学的催化剂,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进行“头脑风暴”般的思维互动,对话才能持续深入,教学过程才能成为师生生命力得到共同焕发的过程。

没有师生的互动沟通,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教学不单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而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师生互动,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这不仅是知识创生的过程,更是精神生产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师生共享动态和谐的美,保证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三、唤醒生命情感,共享人性美

从人类教育的历史来看,在相当历史时期,都有情感教育的传统,如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情感问题也早为许多教育家所关注,历代一些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对此所作的论述,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的教学实践但一段时间以来,物化世界的缺陷、转型时代的失落,应试教育的功利,师生习惯于从白纸黑字中判断、推理、总结,却漏掉了最有价值最应重视的东西,使教育的情感层面日渐薄弱,处于“灰姑娘”的地位。教育走向了片面。

有人说,今天的孩子是情感缺失的一代,且不说生活中的软弱、冷漠、自私,我们也不断地听到像马加爵杀戮同学,刘海洋浓硫酸泼熊,中学生弑母,自杀,校园暴力等触目惊心的惨案。

我们通过反思,认识到:现代人的教育决不能是“忽视了另一半的教育”,今天的语文教学,也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的责任。在中学教学中,语文学科最有可能实践情感、生命教育,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人文性最强,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最丰富,与生活最密切,生命,情感理应在情感教育中欢歌。教书育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要把教材中正义、美善的情感注入学生的血脉中,让它们永远在学生的血管中循环流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成功。《语文课程标准》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列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并指出通过阅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针对如上理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策略,使教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

、情境演绎,激感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初中生尤其如此。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出发,有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很快地进入课文表现的情感境界。因为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把文字背后丰富的信息还原、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形象;另一方面,它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接通学生平时的经验和感受,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丰富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在上《散步》时,课始利用多媒体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并以一组又一组动物与人类的亲情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渲染气氛,导入课文,画面、音乐同时欣赏,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成功的铺垫。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将“安塞腰鼓”这一艺术表演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大家用心去感受这充满气势、充满生命力量的鼓声和舞姿,吸引学生沉浸到这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中,真正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把全部的激情都融入到了课文当中,效果极佳。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背景介绍,视听结合,结合生活实际提问,教师语言体态感染,启发学生联想等等,都可以使学生缘境入情,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生命情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语言手段,其实任何一种情境的创设都离不开语言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的实际,积极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丰富学生的情感。

、自主参与,体验情感

可以说,文本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载体,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生命世界。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发现、交融、生成和提升,都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而且,体验是一个人内在的生动的、特殊的、自己的情感、生命活动的过程,它不能简单地给予、灌输,只能亲自参与。正如鲁迅在《社戏》中所说:从那以后,再也吃不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阅读体验也是如此,它还是一种对文本的自我的建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策略,如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在朗读吟诵中体味作者的情感,以达到心与心的相通。入情的美文美读远胜于苍白的解说,入境的体味远胜于枯燥的肢解。又如角色扮演、引发联想和想像等等,都不失为自主体验情感教学的好方法。

3、迁移外化,表达情感

所谓迁移外化,就是使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倾吐出来,并得以拓展、深化。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如个别发言,对话讨论、辩论、朗读等都可以达到这一效果。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又可以得到相互的交流,既能提高学生对情感的理性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的情感表达方式。

语文新课标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11-01

语文教学在新课标下有了全面的更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成了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哪些,如何去做?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情感因素不可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

我们的语文教学,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所以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他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只有学生对学语文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语文学习中去。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文教学。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在课堂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有的运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聊天吹牛,讲故事,读美文佳句等,有的运用丰富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但不管哪种方式方法都要基于情感教育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上《紫藤萝瀑布》一课,我就运用聊天吹牛的形式让大家谈谈亲人去世的感受,谈谈死者已逝,生者犹存的情感,伤痛自不可少,但更应珍视现在的生活,努力向前,从而让同学们在感情上和本文作者有一个认同,进而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而在上《乡愁》时,我则让同学们闭目想象离家在外,举目无亲,万事不顺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引出在家千日好的感慨,从而最终导入乡愁。

2 自我转变不可少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好的地方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存在的更多的弊端,让它和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产生了众多的抵触。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难看到主动的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学习得到知识,少有自己的感受与见解,一堂课就是课堂是中心,教师是中心,课本是中心,学生的发展完全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根本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发展。如果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众多的手的举起绝对会是“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的笑话。(注:地理课上,老师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可当老师提到“地球为什么自转”的问题时就没有同学举手了。老师相当着急,毕竟后面坐了太多的听课老师。终于,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救场。老师请这位同学起来回来,这位同学说:“老师,答地球自转的小明没来。”)所以,教师自我转变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组织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一个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变成一个课堂为阵地,教师是引线,学生是主体的现代课堂。

如《那树》一课,我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本课几个问题:

(1)你能让同学在本课的生字词上考不到你吗?

(2)那树代表什么?

(3)你能找出并说出本课的几个优美词句吗?

(4)本课主题?

(5)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现在可以怎样做?

备注:(1)可自由组合讨论?(2)参考资料自备。(3)成果展评全班参与,得奖者本人奖糖果一个。

效果很不错,呵呵!

3 处理教材是挑战

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投入、思维品质等在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现状是否引起执教者足够重视并全盘皆顾,是我们应该大力关注的。面对形形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不同品行的学生,手中的教材却是一个版本,如何分析和处理我们手中的教材就对我们形成了一个挑战。只有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在对学生学情和兴趣爱好等情况掌握充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教学“三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确定并解决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学生学懂学通学用,达到用教材教而非教书匠式的教教材。

在你的教学过程中,在你的课堂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课堂教学前的教案中,应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所以在我们的教案中,导语设计、问题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设计、拓展内容设计,每一步教学时间的分配,节奏控制,内容的过渡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在教材分析、处理基础上,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并流畅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条有序地进行,是对我们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如在教七年级上《白兔和月亮》一课时,我就针对手中的两个班的学情作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一个基础较差的班集就在理清生难字词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寓意,理解寓言特色,学完本课后今后再面对寓言时能根据本课所学自己归纳总结寓意。另一个基础较好的班集就把生难字词放在一边,将之换为品诵本文的精美语句,学将自己生活中的道理写进自己的寓言中。为此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和两个教学重难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要一课有一得,再加上在现实教学中我运用了学生广泛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形象的展现了教学过程,学生学起来更专心,更有感触,充分达到了之前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现场众多老师的一致好评。

4 善于学习最关键

在新课标中要善于学习,特别是作为青年教师。我在初期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多次公开课,上完就听同行专家的点评,必有一得。

不断的听课,不断的吸取别人的优点,并不断的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这对我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的很多经验都是从老教师那儿学来的。听了曾老师的课,学会了用学案,并将之用到《诗二首》的教学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李老师探讨明确了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也是一课的出彩之处。所以,个人以为多听课,多探讨,多合作,多改进,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少的一点。

语文新课标篇(10)

英语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飓风,涤荡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催生着崭新的教育理念和

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等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就“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思索,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含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运用语言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输入与互动”的理论基础上,强调语言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关注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中而形成的。学生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语性互动”,来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语言交际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主要环节: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

1、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教师引入任务,即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学生模式的“参与任务”环节。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isc?时,教师出示“不良社会公德”的宣传画或播放制作的“不良社会公德”的图片内容问学生:Whatshouldwedo?诱导学生说:wecansay:Wouldyoumind(not)…?couldyouplease(not)…?

将学生分成两组,准备一些小纸条,在纸条上面写一些动作,每组轮流让一人上讲台来抽取纸条,在本组的同学帮助下完成纸条上的任务(必须使用英语)。

2、任务环

任务环就是在任务实现后,学生能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环节。在学习新知识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环节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很难把握好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时,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教师宣布明天是学校开放日,到时会有多位外校的教师和家长到校观摩。小组讨论:需要做哪些工作,并将所需要的内容列表(为学校开放日做准备)。

3、后任务

后任务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在对新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熟练之前,学生是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因而要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结合任务,共同进行对话交流等活动,能对学生新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在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的活动情景,供学生自主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起组织点拨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一种发展自我的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新目标英语》BookⅡUnit7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时,通过以上学生带着各种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组细致,评出等级奖励。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用流利的口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按照课本和准备好的教案上课。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必须从“演讲者”变成“交流者”,必须能够在课堂中用流利的英语与学生自然地交流。这样才能下达清楚的命令,适时引导,提出建议。

(2)教师要调控管理课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控。比如,确定参与任务的人数,虽然课前有所准备,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3)教师要及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到锻炼。

(4)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

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然而,教师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忽略对活动结果的激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因任务而异,有口头形式的鼓励,有小组或班级及时评比,有的要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等。

(5)教师要投入真正情感。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要求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合作,教学各环节应充分体现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而不是命令式或强制式。并且,教师不能有任何偏向,不要总是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差生。另外,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和体态。

四、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要解决的几个观念问题

1、教师要跨越狭隘的科学界限,建立起“大学科”的观念。如果将外语教学理解为仅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必然对思维训练、对审美情趣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扩展、对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情感体验置于不顾,甚至会觉得它们浪费学习时间。这种观念在保证语言训练时间的表象下,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被削弱,教育情景的浸润被降低了。

2、学生需要以自己速度接受语言。大部分的教科书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内容。这可能对学习者造成压力。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的机会,但允许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吸收和产出的语言。它打破狭隘的单目标意识,允许学生有个沉默阶段,允许他们在有把握时才输出语言。

3、语言学习过程的尝试与错误是有价值的。学生语言学习是一个尝试与纠错的过程。尝试中的错误往往是学习发生的标志。错误的语言可能是学生的“中介语”,这个“中介语”系统一直处于向目标语系统的变动当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假设,积极地尝试使用语言,促使他的“中介语”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任务型的活动重在信息的传递和做成事情,语言形式是第二位的,这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语言经验,如果他们能有机会接触正确的语言形式,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会自然地朝着目标语系统改进。

4、沉默不等于没学习。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前期,学习者可能有一个沉默阶段。学生可以在情景中理解语言,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但他们可能说不出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可能迫切希望看到学生会说外语,并将此作为学习发生的证据。教师如果没有在一节课内教“会”几个单词和句子,他们也会有未尽职责的内心压力。事实上,沉默不等于无知,学生可能是在内部加工和理解所听到的东西,当他们有了足够的语言输入,有话可说的时候,他就会开口的。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效果

长期以来,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变这种模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但高涨且还持久,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同程度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笔者任教的班级,不但英语成绩在学校同学科评比中独占熬头,而且还有几位基础好、语言能力强的同学当上业余英语导游。

综上所术,选择恰当的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英语》的要求,也是大势所需。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选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赵淑红

2.《英语任务型教学之我见》于森

语文新课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25-0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通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之一。早在周朝就开始实行语言文字的统一,秦朝重新统一之后进一步规范了文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才发展成为现在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推广普通话,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普政策,制定推普方针。八九十年代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统一的标准语言。西方在300年前就完成了语言的统一,日本也在100多年前实现了语言的统一。语言的统一对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进步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给发展带来障碍。

“现代化”是由西方社会学家提出来的概念。“现代化”指的是在这个新时代里在现代生产力引导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过渡。我国采取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线,在短短的40年里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演变,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语文的现代化。

关于语文现代化的提法时间不长。1980年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现代化》丛刊中对“语文现代化”的定义是:“文字改革就是语文现代化”。它着眼于当前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包括推广普通话,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加强现代汉语、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文的现代化就是使语言文字的应用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推广普通话、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表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普通话使用率远远滞后于现代化进程,百分之53.06的人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而在公共场合交流的则更少,更谈不上标准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在学校营造普通话的使用氛围,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染带动学生说普通话,在推广普通话最艰难的农村方言地区尽力推广普通话的使用。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过去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个性的展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的“朗诵・梳理探究”这个章节中,就安排了“优美的汉字”“对联”“新词语与新文化”的学习,给学生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造字的方法等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民族语言的美妙和辉煌,并且还结合现代社会上的流行用语进行语言的甄别,真正让学生们知道怎样正确地对待流行语言,如何准确使用流行语言。

授课中先让学生们罗列出一些流行语,再根据流行语言的产生途径来分类,如:

谐音:炒古(炒股)、大虾、斑竹……

比喻:龙头企业 、窗口行业 、 星火计划 ……

仿拟:的哥的姐、丁克家庭丁宠家庭、豪华本火箭本 ……

数字: 90后、886……

给学生分析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并且以《现代汉语》2005年第五版新增词语为例,让学生知道怎样判别好的语言。如:

政治经济: “以人为本”、“套牢”、“循环经济”

网络用语:“扮酷”、“养眼”、“乌龙球” ……

广东方言:“生猛”、 “买(埋)单”、“煲电话粥”、“炒鱿鱼”、 “置业”、“楼盘”、“物业” ……

这种教学内容很有时代感,很好的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语文现代化的需求。只有不断吸取优秀的语言,我们的语文才能在新时期绽放出时代的光彩,永葆青春与活力。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学习语文的作用就是适用于实践。语文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改革,改革那些不适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旧的语文生活,建立能满足现代化社会交际需要的新的语文生活,这样才能让经济的现代化与文化的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再创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

[ 参 考 文 献 ]

[1] 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事记录.【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7,366.

[2] 何九盈.汉语三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4.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